在当前市场环境下,项目生存的关键在于构建稳健的收入体系与清晰的财务策略,以此重新赢得市场认可。撰文:叮当,Odaily 星球日报 6 月 19 日,Fetch.ai 基金会创始人兼CEO Humayun Sheikh 公布了一项重大回购计划:Fetch.ai 将联合多家交易所与做市商,共同执行总额达 5000 万美元的 FET 代币回购行动。这一举措的背后,是 ASI-1 应用与代理平台需求持续增长所提供的坚实支撑。「FET 目前被市场严重低估。」Humayun Sheikh 坦言。这一回购计划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近年来山寨币赛道愈发明显的趋势缩影。资金正加速流向 BTC,ETH 近期也重新吸引巨鲸与机构关注,但山寨币市场交易量锐减、投资者信心低迷,项目方们仿佛集体陷入「生存困境」:在融资渠道收窄、估值大幅缩水的背景下,如何维持运营、如何构建可信的发展故事,成为所有项目必须面对的核心命题。而代币回购,正成为越来越多项目的应对策略。生存背景下的回购逻辑如果说牛市的主旋律是「增长叙事」,那么熊市则更注重「现金流实力」。代币回购正是这一逻辑的延伸:通过项目自有资金回购流通代币,既能缓解市场抛售压力、稳定币价,又能向外界传递信号——「我们依然具备实力与信心」。在这个过程中,回购不仅是市场行为,更是一种财务层面的「自我验证」机制。只有拥有充足收入与储备的项目,才敢于投入真金白银「押注」未来。对投资者而言,这种行为本身就是项目价值的直接背书。然而,正因为此,真正能够持续执行回购的,往往只是少数头部项目。多数项目只能将「回购」写入治理提案或路线图,最终沦为空谈。回购机制的设计、是否销毁、是否锁仓固然重要,但最根本的要素始终是:你是否有真实、稳定、可持续的收入。Fetch.ai 的回购计划,正是源于其 ASI-1 与代理平台使用量激增。平台价值持续上升,但代币价格却停滞不前。5000 万美元的资金全部来自基金会储备,这笔资金或许难以彻底扭转 FET 的价格趋势,但关键在于,若计划顺利实施,将有效打破市场对项目「现金流紧张」的固有认知。谁在积极回购?自 2024 年以来,多个老牌项目相继启动甚至完成了回购计划。尽管具体方式各异,但核心动机高度一致:以现金流撬动市场信心。2025 年 4 月 9 日,Aave 的回购提案以 99.63% 的压倒性支持率通过。该提案计划在未来 6 个月内每周回购 100 万美元,首期回购于 4 月 10 日启动。自启用协议费用回购机制以来,Aave DAO 已持续执行每周 100 万美元的回购计划。最新数据显示,协议累计已花费 1000 万美元回购 5 万枚 AAVE,平均成本价为 199.74 美元。按当前 264 美元市价计算,这部分国库储备已产生约 300 万美元未实现收益。这不仅是一种资本操作,更彰显了 Aave DAO 治理结构下的执行力与现金流健康度。另一边,Sky(前身为 MakerDAO)联合创始人 Rune 已将 200 万枚 USDS 转入回购地址,全部用于回购 SKY。自 6 月 4 日起,Rune 累计使用 233 万枚 USDS 回购 3022.7 万枚 SKY,约占其流通量的 1.4%,回购均价约为 0.077 美元。2 月 14 日,Jupiter 宣布将协议费用的 50% 用于回购 JUP 并锁定三年,回购于 2 月 17 日正式启动。截至目前,JUP 回购总价值约 2500 万美元。Hyperliquid 自 3 月 20 日启动回购,将其平台收入的 50%-100% 用于回购 HYPE 代币,其中大部分回购代币将被销毁以减少流通量。根据回购数据显示,过去 30 天内,其回购金额高达 5500 万美元,平均每日回购 183 万美元。据此计算,季度回购规模可达 1.65 亿美元,按 HYPE 当前 37 美元价格计算,回购数量约为 446 万枚,占其流通量(3.33 亿枚)的 1.3%。从 TokenTerminal 数据来看,Sky 年收入达 3.1 亿美元,在稳定币赛道仅次于 Tether 和 Circle。当然,从收入规模来看,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稳定币仍存在显著差距。Aave 过去一年收入约 1 亿美元,位居借贷赛道首位。根据 defillama.com 数据,Jupiter 年化收入约 3000 万美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Hyperliquid 作为新兴 DeFi 项目,过去一年收入已突破 3.2 亿美元,展现出巨大潜力,详情可参考《总交易量 1.5 万亿美元登顶链上合约王座,Hyperliquid(HYPE)是下一个 SOL?》。结语代币回购并非万能解药,但在信心稀缺的周期里,它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叙事切入点。与其继续依赖空洞的「愿景」「路线图」「赋能」口号,不如以扎实的收入结构与清晰的财务行动重新俘获市场关注。真正的较量,已经不再是谁讲了一个多么宏大的故事,而是谁能够活着将这个故事完整呈现。欢迎加入微想AIidea2003官方社群 Telegram订阅群:http://www.idea2003.cn/idea2003Daily Twitter官方账号:http://www.idea2003.cn/idea2003Post Twitter英文账号:http://www.idea2003.cn/BlockFlow_News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idea2003.cn/news/3755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