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 月初,金融科技巨头 Robinhood 带着雄心勃勃的计划横空出世,宣布将 OpenAI 和 SpaceX 的代币化股票推向欧洲市场,为投资者敞开私募股权投资的大门,并每人赠送 5 欧元申购额度,这一举措被广泛视为私募股权代币化的开篇之作。然而,就在此举引发市场热烈反响之际,OpenAI 官方突然发声,以强硬态度否认与 Robinhood 存在合作关系,明确指出:”这些 OpenAI Tokens 并非 OpenAI 股权,我们并未参与,也不认可这项计划,任何股权转让都需经过我们批准。” 这一声明犹如一盆冷水,瞬间将这场名为”金融民主化”的实验推上风口浪尖,引发市场对”股权代币化”本质的深刻思考——这究竟是金融创新的曙光,还是一场打着”平等”旗号的资本游戏?
那么,究竟什么是代币化股权?需要明确的是,代币化股权并非股权本身,而是一种以股票为标的的链上合约产品。以 Robinhood 的操作模式为例:它并未直接持有 OpenAI 的股权,而是通过一家特殊目的载体(SPV)间接掌握 OpenAI 的股份。Robinhood 再将这部分间接持股的”经济权益”进行代币化处理,使其与 OpenAI 的估值变化紧密挂钩,最终在其加密交易平台上实现流通。在代币化股权的架构中,SPV 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堪称整个模式的灵魂所在。简单来说,SPV 就是一个专门设立的”壳公司”或”通道”,用于持有目标公司的实际股权。平台不会直接出售公司股票,而是先让 SPV 持股,再将 SPV 的权益”包装”成代币发行给用户。这种设计巧妙地绕开了直接转让股权的法律和监管障碍,但也意味着——用户购买到的代币,并非对 OpenAI、SpaceX 等公司的直接持股,而是对这个中间载体的间接持有。换句话说,用户购买的不是 OpenAI 股票,也不是 SPV 的股份,而是一个基于 OpenAI 股价表现的代币合约。Robinhood 在其帮助文档中明确表示:”您购买的并非真实股票,而是一份记录在区块链上的合约。”从法律角度而言,这些代币不具备任何投票权、信息权,也不代表对 OpenAI 的实际所有权。它更像是一个”估值跟踪器”,类似场外交易中的结构化产品——只不过,这次交易平台是区块链。
事实上,Robinhood 并非第一个吃螃蟹者。在它之前,已有多个平台尝试将”一级市场权益”搬上链。投资平台 Republic 在今年 6 月推出 Mirror Token 产品,首发项目 rSpaceX,以 Solana 链为载体,锚定 SpaceX 的估值表现。Mirror Token 的最低门槛为 50 美元,用户可以通过 Apple Pay 或稳定币购买。需要强调的是,Mirror Token 并非股权,不代表所有权,而是一种与目标公司估值动态挂钩的债务工具。当公司上市、被收购或发生其他”流动性事件”时,Republic 会按代币比例将稳定币返还给投资者。另一家平台 Jarsy 则采用了”链上可追溯、链下有实物”的创新模式。它会先在实际一级市场购买目标公司股权,并将经济权益 1:1 上链映射成代币。这些代币的总量、流向、持仓信息都完全链上可见,用户可以用 USDC 或信用卡参与,起投门槛仅为 10 美元。这并非单纯的证券映射,而是经济权益的实质转移。
在这场关于股权定价的斗争中,不同企业家的立场差异尤为鲜明。在 OpenAI 否认与 Robinhood 有合作关系的这条推文下方,马斯克首当其冲地评论了一句”Your equity is fake”,显然,在这场金融平权运动背后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意识形态阵营。机器人公司 Figure AI 就曾向两家在二级市场上宣传其股票的经纪平台发出停止并终止函,称其未获董事会批准便擅自宣传该公司股票。Figure 发言人表示,公司”将持续保护自身免受第三方经纪平台的干扰”,并强调所有股份交易必须经过董事会授权。收到 Figure 律师函的几家二级市场平台认为一些 CEO 抵触二级市场交易,其背后另有原因。据这些经纪商透露,部分持股人试图以低于公司新一轮目标估值的价格出售股票,而这可能让公司担心,较低价格的二级市场交易会冲击其正在筹备的新一轮融资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Robinhood 的代币化尝试显得尤为大胆。Vlad Tenev 在最初就已表示该代币”技术上并非股权”,但”为散户投资者提供了接触私人资产的机会”。他将此次行动定义为”播下一粒种子”,并透露已有多家私营公司表达加入”代币化革命”的意愿。Robinhood 表示该代币并非真正代表股份,而是基于 Robinhood 旗下 SPV 对 OpenAI 持股的间接映射。换言之,用户并不直接持有 OpenAI 股票,而是获得了一种对 SPV 中股份价格的间接敞口。然而,这种”间接股权敞口”的结构并不透明,也容易被误解为持股 OpenAI。在金融民主化的大旗下,Robinhood 究竟是在推动资本市场的创新解放,还是在模糊真实资产与数字衍生品之间的界限,成为引发争议的核心。
来自社区的评论则呈现出明显的分裂。支持者认为,Robinhood 的 OpenAI 代币赋予普通人史无前例的参与权利:他们无需等待 IPO,无需通过复杂的风投结构,也不再受限于”合格投资人”的门槛。他们获得了与一家改变世界的公司估值挂钩的数字资产,可以即时交易,自主流动,某种程度上实现了”对抗精英资本垄断”的理想。然而批评者则指出,这种产品并不具备真正的股权属性——无投票权、无利润分成、无股东身份、更非公司认可的官方股份。更重要的是,一旦投资者误解代币本质,可能在缺乏充分披露的前提下承担超出预期的风险。在去中心化资产交易尚未成熟、监管灰区仍未厘清的背景下,这场”金融平权运动”究竟能否延续其理想主义色彩,或终将因合规与信任缺失而止步,仍有待市场和法律的双重检验。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idea2003.cn/news/3396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