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夜之间,加密领域最炙手可热的叙事聚焦于「Internet Capital Markets」,以 Solana 生态新 Launchpad 平台 Believe 为代表的一众加密项目和创始人纷纷借势这一概念,将其与「Believe in something」共同打造为拉开链上牛市序幕的新口号。那么究竟什么是所谓的「互联网资本市场」,它是否会像 Base 生态此前的 Content Coin 一样成为昙花一现的炒作概念,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标的值得关注呢?
在几年前的一份融资 PPT 中,Solana 曾提出要做「链上纳斯达克」,即以纳斯达克的速度运行的区块链。从目前加密生态的发展来看,Solana 在速度方面确实做到了这一点。然而随着「资产发行」逐渐成为加密领域最大的元叙事,Solana 仅提供交易功能的纳斯达克模式已不再那么吸引人。经历了 Pumpfun、Timefun、Clount 等一系列产品的迭代更新,Solana 的高吞吐量和低延迟使其更适合构建全球化的去中心化资本市场,而不仅仅是模仿纳斯达克的交易模式。当前市场更需要一个开放、无需许可的融资和交易生态,覆盖从 meme 币到 NFT 再到初创项目的各类资产,这与 Solana 的技术优势高度契合。
Solana 基金会主席 Lily Liu 是 Solana 致力于构建「互联网资本市场」的核心布道者。她在多个线上线下场合都曾详细解释,互联网资本市场是指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全球金融基础设施,让全球 55 亿互联网用户都能参与资本市场的资产交易。这一愿景将 ICM 定义为一种去中心化的融资方式,旨在打破传统金融的壁垒,如复杂的文书工作和高门槛。2024 年 12 月底,Solana 生态 Superteam 负责人 Akshay BD 在 Solana 2025 营销备忘录中明确提出「互联网资本市场」和「F.A.T. 协议工程」两大概念。他认为 2024 年企业将直接「在互联网上」上市,并触达超过十亿持有私钥的投资者——这些投资者将用手中的资金为自己期望的未来投票,不仅限于股票,而是涵盖所有值得拥有的资产类别、文化与理念。
近期迅速升温的 AI 发币平台 Virtuals 也在践行类似理念。其推出的积分化打新机制 Genesis 允许用户通过购买 Virtuals 生态代币、质押 VIRTUAL、VADER 等方式累积积分,从而获得参与新项目发行的访问权限。这对新项目而言是一个发行代币并成功冷启动的有效选择。不过 Virtuals 生态主要集中在 Crypto+AI 赛道,而目前获得最多关注的平台则是一个名为 Believe 的发币平台,其前身是社交影响力资产化平台 Clout。Believe 平台的 Slogan 类似于「Believe in Something」,用户只需在任何一条推文下面回复 @launch 代币名,就能将其变成一个代币。自 4 月 27 日上线以来,Believe 展现出惊人的市场爆发力,不仅吸引了 Solana 生态主流项目和创始人的关注,收入表现也十分亮眼。据 Belivescreener 数据,Believe 平台过去 24 小时收入预估达 762 万美元,其中创作者收入达 381 万美元。随着 Believe 平台币 LaunchCoin 暴涨,平台发射的其他代币也备受市场关注,这些代币被归类到前文提到的「Internet Capital Markets」概念中,因为它们不仅像 Pump.Fun 上的代币只有一张图片,还创建了实际的产品。
ICM 相关概念币目前 ICM 龙头概念当属 Believe 平台币 LAUNCHCOIN。虽然 Believe 与以往的代币发射平台在技术上并无本质区别——只要你有想法,在 X 上 @launchcoin 并写上代币名就能创建一个代币,别人相信你的想法就会购买你的代币,你作为创建者可以提取费用用于将想法付诸实践。LAUNCHCOIN 当前市值达 2.35 亿美元,24 小时涨幅达 220%。相关阅读:《LaunchCoin 一天 200 倍,Believe 如何在归零后造出 2 亿美元金狗?|100x 复盘》BSCREENERBSCREENER 是 BelieveScreener 的平台币,BelieveScreener 是 Believe 的一个看板平台,发起人为 @nanowisp,其表示代币交易费用将用于支付网站和托管成本。没有代币效用,没有奖励机制,也没有路线图——只是一个简单的代币来帮助保持项目运行。目前 BSCREENER 市值达 1360 万美元,24 小时涨幅达 2500%,由于代币上线时间不久,仍有待观察后续表现。DUPEDUPE(Deal Unlocking Price Engine)是一个「寻找平替」的工具,由 @nikitabier 和 @ghoshal 提出。只需在任意商品页面链接前加上「dupe dot com」,系统就会自动帮你找到更便宜的相似商品。目前 DUPE 市值超过 5000 万美元,24 小时涨幅达 30%。AURAAURA 是 Aurascope 的平台币,Aurascope 是一款相机优先的移动应用程序,用户可以扫描现实世界的物体、地点和人物,以了解它们如何影响您的能量,跟踪您的每日得分,增加您的收藏,并与朋友竞争以与周围环境保持同步,并且会奖励在平台上发帖的贡献者。其创始人是前 VC 及 Rising Star 的合伙人 @sabakarimm。AURA 当前市值为 900 万美元,24 小时涨幅 800%。BUDDYBUDDY 是由 @AlexFinnX 推出的 CreatorBuddy 平台币,CreatorBuddy 是一个拥有你 X 平台发文权限的 AI 助理。你可以问它任何和你过往内容相关的问题。功能包含 8 个 AI 工具:内容教练、算法分析、内容创作、回复助手、账号研究、历史回顾、大脑转储与灵感激发。BUDDY 当前市值为 1200 万美元,24 小时跌幅为 4%。FITCOIN@fittedcloset 一个由 AI 驱动的虚拟衣橱应用,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衣服,搭配造型,转售闲置,还能和朋友分享。目前已超 30 万下载、3 亿+社媒浏览量,平台已上传超 100 万件服饰。FITCOIN 目前市值接近 700 万美元,24 小时涨幅 96%。此外,Believe 平台上还有短视频 App Giggles,用户互动可获得加密奖励;帮助开发者「可视化理解并对话代码库」的工具 SuperFriend;无需流动性支持的预测市场平台 PNP;专注于 AI 格斗训练、提供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应用 Kayyo;可生成超写实 AI 网红的工具 CreatorGen;整合多个顶级 AI 工具于一体的 NinjaChat 等不同应用,其都在 Believe 上发行了自己的代币,读者可前往 Believe看板进行查看。
ICM 的真正命题,谁来为好资产代币化?尽管 Believe 的炒作让 Launchcoin 的市值不断上涨,但社区中仍有不少人发出质疑,认为「Internet Capital Markets」不过又是另一场虚无的代币生成泡沫,如同去年底的 AI Agent 狂潮,并未产生多少 AI 应用的实际价值,只是资金与流量的狂欢。然而,如果把眼光放远,会发现这些现象背后其实隐含着一种结构性的转变——加密世界正在从「虚构叙事」走向「现实套利」。如 Akshay BD 在其最新的推文中阐释的那样,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,Crypto 已经很好地解决了降低资产获取门槛的问题。无论身处何地,只要你有一个手机 App 和一点稳定币,就能自由地投资任何链上的资产,不再需要绕过复杂的银行、券商系统,也无需等待数周来开设离岸账户。这种「自由」的可及性,在传统金融体系中是不可想象的。问题在于,Crypto 还没有解决「优质资产的发行机制」。当前代币市场充斥着大量毫无内在价值的 Meme、空壳项目和炒作概念,这并不是技术的错,而是监管缺位和激励扭曲的自然结果。在传统市场里,证券发行有明确的门槛、流程和信息披露机制,而在链上,任何人随便就能发币,流动性瞬间就能跟上,投机者迅速涌入。这种「高度自由」的发行机制,反而让真正具备价值的资产更难脱颖而出。Akshay 认为,构建一个让「优质资产」也能以同样便捷方式发行的系统是 Solana 下一步要考虑的事情,换句话说,「Internet Capital Markets」的最终落点,不应是「谁都能发一个币」,而是「让那些原本难以发行、难以接触的好资产,变得触手可及」。背后的判断标准一是资产是否能从当下特殊的经济/地缘环境中受益,二是是否难以通过传统券商和银行买到。如果这两个条件都满足,那它就有理由被「代币化」。比如过去十年,美元之所以成为链上主权资产的霸主,不是因为它技术上容易代币化,而是因为全球用户对抗本国法币贬值时,别无选择。比特币在 2010 年代的崛起,同样也是一种「环境套利」——以货币超发背景下的去中心化对冲资产自居。而今天,若能识别出类似的「结构性需求资产」,并通过链上发行真正实现「自由获取」,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 ICM,不是虚无的叙事,而是制度红利的兑现。从这个角度看,Believe 和 LaunchCoin 也许只是一个开端,一种原型,一场带有明显娱乐性和泡沫色彩的「实验性破口」——它未必能留下价值沉淀,但它试图打通的机制路径,确实是未来一部分资产要走的必经之路。最终,「Internet Capital Markets」不会是所有人随便发个币,而是所有人都能方便地买到好资产。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idea2003.cn/news/4103.html